红外反射建筑涂料系列介绍 (二)---太阳光能量、反射率及235标准
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根据波长不同,可将太阳光分为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三部分。
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紫外线: 波长约在 300 ~ 400nm , 约占太阳总能量的 4% ,这是涂料破坏的主要因素。
可见光: 波长约在 400 ~ 760nm ,约占太阳总能量的 43% ,这也是构成给予我们感知颜色的波长。
近红外: 波长约在 760~2500nm ,约占太阳总能量的 53% 。红外线区域的能量大多数都落在 760~1500nm 的波段内,高于 2500nm 时,太阳能量就非常少了。
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半球发射率
JG/T235-2014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中对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反射率的定义分别如下:
太阳光反射比 ( Total solarreflectance, TSR ):在 300nm~2500nm 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与同波段入射的太阳辐射通量的比值。
近红外反射比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NIR): 在 780nm~2500nm 近红外波段反射与同波段入射的太阳辐射通量的比值。
半球反射率 (Hemispherical emittance or Emissivity): 热辐射体在半球方向上的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的全辐射体(黑体)的辐射出射度的比值。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太阳光反射比和近红外反射比考量的是反射太阳光,特别是反射近红外波段的能力,也就是少吸收热量的能力。半球发射率主要考量的是涂料把建筑物吸收的日照光线和能量以一定的波长发射到空气中,从而起到降温节能的能力。
JG/235 《建筑反射隔热涂料》标准 2008 版和 2014 版的主要反射性能指标区别
表 1 和表 2 分别从 2008 版和 2014 版摘取的反射隔热性能指标

( 表 1 JG/T235-2014 相关反射隔热性能指标 )

(表 2 JG/T235-2014 相关反射隔热性能指标)
对比 2008 版和 2014 版,隔热性能从单一颜色(白色)扩展到高中低各种明度( L* ), L* 来源于 1976 年 CIE 推荐的均匀色空间,该空间是三维直角坐标系统,它以明度 L* 和色度 a*b* 来表示颜色在色空间中的位置。换言之,这也为所有颜色规定了各自的反射指标,特别在近红外反射比方面,标准如同日本颁布的高太阳能反射率的屋顶涂料用 JIS K 5 675 标准,划定了各颜色的最低反射比。同时,取消了白色隔热温差和隔热温差衰减两个指标。
在考察热量辐射能力的指标上, 2014 版的半球发射率要求提高到了 85% 。
(未完待续)